欢迎光临爱游戏app在线_登录入口地址,通过本站你可以了解: 剪切机,金属压块机,金属打包机,废铁压块机,废铜压块机,废铝压块机,废钢压块机,废钢打包机

爱游戏登录入口地址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政函〔2016〕190号)

时间:2024-08-04 18:55:55 文章来源:爱游戏登录入口地址

  《关于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切实发挥标准化在全方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中的保障、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的目标,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标准化+”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发〔2016〕22号)精神,结合杭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总目标,以提升城市总实力、创新活力、人文魅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着力点,发挥标准推动经贸往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以标准化引领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为杭州建成世界名城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1.坚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具有杭州特色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推进体系,充分的发挥标准化主管部门主导、行业主管部门主抓、地方政府主推、企业主体的作用,形成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2.坚持改革创新,引领转型。深化标准化改革,以标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化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催化效应,促进我市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3.坚持扬长补短,彰显特色。以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找准和补齐短板,在提升城市国际化共性特征的同时,坚持植根本土、个性发展,巩固和扩大杭州优势,彰显杭州特色。

  4.坚持优化载体,重点突破。围绕建设世界名城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工作载体,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项目,运用试点手段,推动“标准化+国际化”举措落地,形成一批可示范、可复制的重要成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1.近期目标。到2017年,“标准化+”工作推进体系和政策导向机制全面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ISO37101)全球首个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城市国际化标准指标初步形成;“标准化+”在创业创新、提质增效、社会服务、制度供给、开放融合等领域实现突破,成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与“互联网+”共同形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叠加效应。

  (1)标准创新体系加强完善。标准创新与科学技术创新的互动持续加强,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成标准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培育国家级、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20个以上。杭州区域标准规范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1年以内,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自我公开声明制度全面实行。

  (2)标准化水平逐步提升。国际、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组织落户杭州数量累计分别达到6个、43个和37个以上,年均为主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数量达80项以上,制(修)订杭州市区域标准规范35项,规上企业“采标率”达63%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3%以上。

  (3)标准化供给逐渐增强。围绕城市国际化建设,搜集汇总国际、国家、行业和区域标准,研究建立杭州标准体系,使其成为补齐我市发展短板、民生短板和制度供给短板的重要依据。加强标准的推广应用,在地方立法和政策制定时,努力引用更多先进、成熟的标准。

  (4)“标准化+”效应进一步释放。推动制定“浙江制造”标准50项以上,实施“浙江制造”标准企业400家以上。“标准化+”对环境保护的硬约束机制基本建立,标准成为倒逼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一批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标准化+”试点成效初步显现,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2.中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发展标准体系,“标准化+”全面融入城市国际化提升工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作用、对杭州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催化作用、对城市品牌和形象国际化的推进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加强公共服务和制度供给、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3.远景目标。到2030年,标准化水平逐步提升,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生态发展、文化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全方面实施,杭州成为重要的国际标准研究中心,“杭州标准”成为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名片和走向世界的重要品牌。

  1.制定杭州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方案。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68)要求,结合杭州城市国际化战略,制定杭州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ISO37101)试点工作推进方案,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创建“杭州样本”,为世界各国城市提供“杭州经验”。(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发改委)

  2.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68)和国际认证系统与全世界城市注册机构世界城市数据理事会(WCCD)等组织的合作,热情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和活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杭州全面接轨国际标准。(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发改委)

  3.提供标准供给。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收集国家、行业等标准,整理区域标准规范,构建符合杭州实际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标准体系。热情参加相关国际标准研制,引入一批以旅游、医疗、教育、城市管理为重点的相关国际标准,为建设国际化医院、学校、社区和中介服务体系提供标准支撑。(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发改委、市旅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城管委等)

  1.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深化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全面落实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政策,加大对本地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建立标准“领跑者”制度,发挥先进标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鼓励团体标准及时吸纳专利等创新成果,提升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委、市质监局)

  2.积极培育标准创新主体。推动在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培育形成标准化创新骨干力量。加强标准化科研机构建设,提升标准化理论、方法、规划和政策研究能力。支持在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承担国际、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集聚各领域标准化专家。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企业,带动全市企业提升标准化生产、服务和管理上的水准。(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科委)

  3.增强标准科技服务能力。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经费管理使用、科研自主权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完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建产业创新联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大市场等方面有新成效。培育发展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强“标准共享网(杭州)”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内外标准机构的标准信息资源交换合作。(责任单位:市科委、市财政局、市质监局)

  1.加快电子商务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全力争取电子商务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秘书处落户杭州。充分的发挥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3)功能作用,围绕基础通用、质量管理、诚信体系、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构建技术、交易、监管全过程标准体系。强化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功能作用,推动电子商务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区域标准提升为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责任单位:市质监局)

  2.探索构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标准体系。在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新型监管服务模式标准化,在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以及解决跨境支付、信用保障、国际物流和“海外仓”建设等问题上先行先试,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加强网上知识产权保护,突破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瓶颈。推广运用新商业模式,打造国际网络贸易中心。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形成全球最优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快速提升杭州在“一带一路”城市网络中的战略地位。(责任单位:市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办、市商务委)

  3.以标准化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支持相关的单位申请参与或承担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推动我市企业为主制定互联网金融领域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实施服务流程、信息公开披露、风险提示、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积极参加国家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工作。推动互联网金融社会组织依据标准加强行业自律,形成柔性监管和“软法”治理机制。(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财政局)

  1.推进智慧政务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充分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完善城市智慧管理服务,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全面实现网上办公和互动交流。制定智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打造开放共享的支撑服务平台,促进部门及行业间信息相互连通、融合共享。(责任单位: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市经信委、市城管委等)

  2.推进“数字杭州”建设。完善有关标准体系和数据平台,加快在城市建设管理、交通、环保、气象、管网、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智慧应用。深化平安杭州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城市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重大气象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市建委、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应急办、市质监局等)

  3.推进智慧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领域智慧应用和示范推广的相关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国际领先、特色鲜明的智慧治理杭州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建成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

  1.实施“杭州制造业”标准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一号工程”,在重点领域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抢占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形成万亿级信息产业集群,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全力发展六大重点产业和六大前沿产业,以推进“浙江制造”标准制定为抓手,研究制定一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杭州”标准,形成一系列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杭州产品质量标准,着力提升“杭州制造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质监局、市科委)

  2.加快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步伐。围绕重点产业和前沿产业,开展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强智能纺织装备、智能物流、智能电网等领域标准实施,带动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提升。针对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迫切、低端用工集中的产业,探索开展“机器换人”标准化工作。成立全市智能制造标准联盟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质监局)

  3.着力推进企业标准化基础管理。落实企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的义务与责任,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带领企业加强标准科研,建立结构符合常理、满足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制定高于国家、行业和区域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并与设备引进、技术改造、产品研制、标准研制、市场营销等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经信委)

  4.做好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完善杭州市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平台。围绕本市主要进出口产品,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信息的采集、跟踪和研究。完善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援助机制,指导、帮助出口企业积极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强竞争力。深化对主要贸易国、地区和重点贸易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建立重点出口产业集群应对平台。加强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标准的研究评估,以及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TBT/SPS)重要通报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跟踪。(责任单位:市质监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委)

  1.加快商贸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强批发零售、生产资料流通、展览业、商贸服务集聚区等领域标准化研究,构建重要商品追溯体系,推进社会信用代码、物品编码在商贸流通企业中的应用,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加强信息、健康、文化和时尚消费等新业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运用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态,营造既有国际大品牌集聚、又有浓郁杭州特色的高品质购物体验环境,提高延安路商业街国际知名度,深入推动武林、湖滨、吴山、黄龙等商圈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

  2.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全方面推进旅游服务产品、营销、功能、服务、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国际化。完善全域旅游标准体系,制定旅游公共服务、旅游新兴业态标准,以标准化手段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游客服务体系、导游服务队伍和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责任单位:市旅委)

  3.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借鉴国际化城市经验,围绕“文明出行、文明行为、文明服务、文明社区”等要求,构建城市文明规范标准,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质监局)

  1.全面提升城市规划标准水平。严格按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设计(2001—2020年)》,坚持高水平规划,在规划上实现国际化。积极探索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公园、绿色生态廊道和郊野公园标准化建设,筑牢世界名城的本底。以国际先进理念和标准,实现建筑部品、住宅部品、构配件的标准化、通用化。完善并全方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以大型公共建筑和机关办公建筑为重点,推进建筑节能标准化。(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发改委)

  2.加快交通运输立体建设。运用资质信用评定等手段,加强交通领域标准研究,推动将桥梁建造、高速公路建设、运输服务、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建设经验转化为标准,形成重大成套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高速公路管理与服务领域区域标准,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实施绿色交通标准化专项行动,实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

  3.推进物流业发展。做好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工作,加快内河港、陆港、空港和国家物流平台、口岸功能物流园区建设,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提升物流快递竞争力。支持物流公司开展标准化建设,拓展第三方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物流、逆向物流(循环型物流)、供应链物流、低温冷链物流、特种货物流等新兴业态,形成一批供给模式和商业模式新颖的物流模式。(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商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

  1.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力争单位能耗、水耗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接近国际水平,建立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和标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上的水准。(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建委)

  2.提升生态环境品质衡量准则。持续推进“五水共治”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五气共治”标准,实现PM2.5浓度持续下降。统筹推进“五废共治”,合理地布局并加快固废收集、运输、处置和利用设施建设,深化落实生活垃圾“三化四分”。开展“城市增绿”行动,推广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深入实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园区等标准化试点示范。(责任单位:市建委、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委、市林水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市质监局等)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完善推进建设用地和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等资源要素交易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制定水权交易标准,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使用等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建立完整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环境信用评估标准,探索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推进区域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探索标准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和路径。(责任单位:市建委、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委、市林水局、市质监局等)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管理,针对审批事项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规范行政审批的事项名称、审批流程、申报材料、审批条件和审查意见等五个要素,并按照行政审批一体化改革要求,做到市、区县(市)两级审批标准统一。研究联合审批标准化运行机制,探索开展城市管理、环保和消防等“多规合一”的准入审批标准化。推进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导入OSM现场管理系统,推广“服务清单”模式,建立完整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承诺制,提升办事窗口服务水平;创新互联网审批服务方式,拓展“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审批服务事项范围,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责任单位:市编委办、市法制办、市审管办)

  2.打造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杭州标准”。依据《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结合绩效管理规划的编制,推动各绩效责任单位对接国际标准、查找公共服务和治理中的短板,制定本行业、本部门的公共服务和治理标准,着力打造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高品质、高绩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杭州标准”,作为今后开展绩效管理、实施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促进全市绩效管理科学、公开、公正。(责任单位:市考评办、市质监局)

  3.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服务,鼓励各个地区将基层社会治理经验转化成标准,支持有条件的标准上升为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

  4.强化基本安全保障。推进安全防范、安全管理等领域标准化研究,加快公安机关执法行为、执法裁量、执法运行标准化建设。以食品生产许可的审查通则、细则为基础,加强食品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标准化模板,指导基层监管。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企业隐患排查标准和监管部门执法检查标准“三标融合”工作。开展危化、矿山、工贸等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带动提升各行业、各地区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安全监管局)

  1.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入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建设,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农业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和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标准化建设,推动就地城镇化有关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改革重点领域,加强新型城镇化的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为手段,支持有关地方建设全域生态功能区。(责任单位:市农办、市质监局、市建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林水局、市农业局)

  2.提升基本生活服务水平。制定面向所有劳动者的免费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服务标准,对合乎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服务。建立适应各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的标准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创业创新,促进就业。以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为主要对象,建立适度普惠的社会救助标准化服务体系。加快社会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进程,探索社会生活服务标准化实现方式、运行规律与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3.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教育规划布局研究,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为载体,全面均衡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育需求研究,以课程改革、后勤保障、信息服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为载体,完善公共教育标准化服务体系,全面精准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价研究,以建设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评价标准化体系为载体,全面优质提高办学效益。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和安全保障标准体系,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质量水平。建立以政府保障标准为基础、以行业服务标准为支撑、以项目技术标准为补充的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市场监管局)

  4.带动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新发展。鼓励产业协会、学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编制具有杭州特色的农业团体标准,全面实施涵盖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生产记录、质量检验、包装标记以及质量追溯的“五有一追溯”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加强标准实施的约束和监督。组织并且开展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行动,推动茶园、果园、蔬菜园、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合作社、企业)、标准化管理(农资经营、农产品监管)示范单位。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有机农业建设理念,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方向,推进有机农业小镇建设。围绕森林食品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目标,建设一批森林食品标准化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办、市林水局)

  5.推动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着力推进以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硅谷小镇、云制造小镇、云谷、西溪谷和传感谷等为代表的特色小镇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手段助推特色小镇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围绕省级示范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标准化基地,以高标准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质监局)

  (一)构建一批重点工作载体。创新工作载体,有效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主抓作用,破除与“标准化+”不相适应的行业壁垒、部门分割和政策约束,推动“标准化+”工作领域的拓展,促进“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凝聚工作合力。

  (二)实施一批标准试点项目。到2017年,实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标准化试点项目53项。

  (三)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企业。到2020年,培育为主制定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有主导作用的领军企业3家以上,培育为主制定国家标准、在国内市场有主导线家以上,培育为主制定“浙江制造”标准、在产业集群中有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100家以上,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四)制定一批区域标准规范。到2017年,完成制定杭州区域标准规范37项。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标准化工作体制,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标准化主管部门全面履行牵头、协调和监督职责,制定年度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充分运用“标准化+”重点工作载体,制定具体工作规划和配套措施,确保工作任务完成。

  (二)加强政策支持,落实资金保障。充分的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各项扶持资金到位。认真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鼓励研制与使用先进技术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15〕4号)要求,做好对标准研制工作的资助。各地要加大标准化战略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各部门要强化本领域“标准化+”工作经费保障。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构建以质监、科技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骨干的培训网络,全方面开展标准化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标准化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建立标准化学科带头人制度,培养更多的国际、国内标准化专家,鼓励有关人员热情参加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整合专家队伍力量,打造标准化社会智库,加大数据挖掘力度,提高标准化管理、应用、咨询服务水平。加强杭州标准化专业服务机构建设,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四)加强舆论宣传,浓厚行动氛围。将标准化知识列入各级领导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范围和市委党校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大讲堂内容,引导各级干部带头学标准、建标准、用标准。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加大对“标准化+”行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市参与国际标准对标的意识,逐渐增强全社会做好标准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重要标准新闻发布制度,加强标准解读,推动全市了解标准、熟悉标准、掌握标准,为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营造良好氛围。




首页
电话
联系